喜迎国庆 共贺华诞


喜迎国庆

共贺华诞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



10月1日,

祖国迎来了74岁华诞。

值此佳节,

让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

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喜迎国庆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在中国的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等。因而中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节。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接受全国政协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历史上的今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下午3点,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开始。



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在《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毛泽东按动电钮,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广场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28年的光辉历程。阅兵式开始,朱德总司令在阅兵总指挥聂荣臻陪同下,乘敞篷汽车检阅部队。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方阵通过天安门广场。新华社发(高粮 摄)

中国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列成方阵,迈着威武雄壮的步伐,由东向西分列式通过天安门广场。与此同时,刚刚组建的人民解放军空军战斗机、轰炸机,凌空掠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1949年开国大典时,为向世界展示我军空中实力,经过改装镶有金黄色红星的17架美国造飞机是一次又一次地从天安门上空飞过,给当时关注新中国的各界人士的印象是,中国有一支非常强大的空军,参加受阅的飞机有无数架次。受阅飞机中有4架携弹飞行,防备空袭。由于飞机数量不够,第一梯队9架战斗机绕飞第二圈成第四梯队。


▲图为1949年10月1日,新组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方阵通过天安门广场。新华社记者 石少华 摄













原始影像



<iframe class="video_iframe rich_pages" data-vidtype="2" data-mpvid="wxv_997267916771033088" data-cover="http://mmbiz.qpic.cn/mmbiz_jpg/8vd2Hk2TS2N88ichibNXF9PZhOeOFA8kwkTaYI4mSzJicRFMwYS8UWLBcQTgoibqNvXsCLVYEuzUGy22iaD7DPz6zsA/0%3Fwx_fmt%3Djpeg" data-ratio="1.7833333333333334" data-w="856" allowfullscreen="" frameborder="0" style="border-radius: 4px;" src="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997267916771033088"></iframe>

点击右下角全屏可放大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