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农耕的历代先民们依据季节的变化,经过长期的积累总结出了许多季节性很强的农谚,涵盖播种、中耕、水肥管理、收获、病虫防治等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比如,说到播种有“清明前后(有些地方是谷雨前后),点瓜种豆”;说到种大蒜有“春分不在家,秋分不在地”;说到移栽牡丹、芍药有“(阴历)七(月移栽)芍药,(阴历)八(月移栽)牡丹”;说到中耕有“锄头底下三件宝,防旱防涝又防草”;说到收割小麦有“九分熟十分收,十分熟七分收”(收麦子要早,不能等到十分熟时再收,过于成熟收麦损耗就大了)……总而言之,这些农谚都讲了同一个道理——不违农时,意思即是种庄稼(粮食、果蔬、棉麻、桑蚕等)一定要跟着季节走,每个季节要干本季节该干的农活。
实际上“不违农时”就是不违背自然规律,跟着季节走就是跟着自然规律走。对于园林绿化工作,概括讲就是春种、夏管、秋练、冬剪。园林绿化工作和农业生产有许多相似、相通甚至相同之处,也是一种季节性非常强的工作,其中的栽种、中耕、植保、修剪等具体工作都要随着季节来实施,也必须做到“因季而作、不违农时”。本文将两者的共同之处进行梳理,然后再参照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将园林绿化工作的季节性进行详细的论述(因笔者所在地属于北温带,所以本文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
园林绿化与农耕的相同之处
农业生产与园林绿化都要与有生命的绿色植物打交道,有共同的目的:都要让所种植、所养护的对象健康生长。不同点是农业生产侧重于收获植物的果实、茎叶、鳞茎、块(茎)根等,追求高产稳产和高品质,以获得人类所需的基本生存物质,满足人类物质层面的需求;而园林绿化侧重于花木的长势,追求枝繁叶茂、花大色艳,以此来展示花木的观赏性,满足人类精神层面的需求。为了实现这两个不同层面的追求,管理者、养护者都要共同关注以下五个共通之处:
两者均强调水肥管理
水是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肥是所有绿色植物的“粮食”,两者合在一起共同解决了绿色植物的“吃喝”问题。不论是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或蔬菜,再或是园林花木都离不开水和肥。所有绿色植物要正常生长,水、肥两样缺一不可,都有“水肥管理是基础”的说法。
两者均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
只要是有生命的东西就会生虫生病,绿色植物也不例外。不同的绿色植物均会受到基本相同的病虫害,如果危害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则会危及植物的生长甚至生存。因此两者都有“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是保障”的说法。
两者均看重中耕除草工作
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园林绿化,两者对中耕除草工作都高度重视。因为杂草会与主栽品种争夺养分、水肥和生存空间。中耕有助于保墒、透气并有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因而两者都主张除草要“除早、除小、除了”。
两者均关注修剪工作
修剪工作是蔬菜、果树生产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同样也是园林绿化工作不可缺失的技术手段。只不过在农业生产中修剪是丰产和提升品质的重要手段;在园林绿化中修剪是实现园林美化的重要手段。所以两者都有“修剪是手段”的说法。
两者均要做栽种、播种工作
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园林绿化,都需要大量秧苗。各类秧苗的获得都是从播种开始的,都关注种子的质量、播种量、播种深度、播种季节等共同的问题;当秧苗长到一定苗龄时,部分秧苗存在移栽的问题。这一点在园林绿化工作中更为突出,除了草坪多采用直接播种建坪外,园林中的其他花木都是经过移栽而进入园林的。
园林绿化季节性主要工作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笔者参照二十四节气,对园林绿化工作的季节性做一个较为详细的论述:
■ 春季土壤解冻后是园林补种的最佳时期
春季(2月-4月或立春至立夏)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一句话对应到园林绿化工作中再合适不过,有大量的工作必须在春季来完成。这个季节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六点:
(一)拆除越冬防护棚
在北方地区,每年冬季来临前会对一些抗旱力弱、在冬季容易发生抽条的花木进行搭棚保护。如当年新栽种的月季等小灌木,或对一些所处位置小气候环境不好的木槿、石榴、玉兰等进行搭棚保护。很多人以为搭棚是提高了棚内的温度而保护了这些苗木,实际上这种看法是片面的。防护棚最大的作用是挡住了冬季的“干寒风”。冬季越冬未成功的苗木不是冻死的,其实主要是“干寒风”将苗木风干了,苗木因失水而枯死。所以,防护棚可以早拆。在兰州地区每年的1月底到2月初就可以拆掉防护棚,一定要在棚里的苗木尚未发芽时就拆除,此时拆棚不会影响苗木的越冬;反而会比延迟拆棚节约大量的人工。如果苗木一旦发芽了就不能马上拆棚,至少要等到当地的晚霜冻结束后才能完全将保护棚拆除(保守讲至少要等到谷雨节气)。这期间,为了防止新生枝条疯长徒长,就必须要每日早上揭开防护棚通风练苗,早揭晚盖,非常耗费人工。与此同时防护棚里的病虫害也会提前发生,修剪和除草工作也会提前,这些都会增加工作量。对这一点笔者经验是非常成熟的。
(二)春灌工作(一般在每年的3月中旬开始,即惊蛰至春分之间)
业界对春灌有“春灌要早”的提法,这是非常正确的。因为经过一个冬季的消耗和风干,到了开春后植物本身及土壤中水分都是较为缺乏的,尤其是冬季不见雪的年份,春旱更为严重,所以春灌一定要早。以当地的园林供水系统解冻为标志,只要系统管路内残留的冰消融了,就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春灌。
(三)栽种、播种和树木移植工作,做好“春种”
春季是一年中播种和栽植的第一个“黄金期”。有诗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农谚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我国也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在这个时节移栽树木大多尚未发芽展叶,加之气温不太高,树木水分蒸发量很小,因此成活率最高。春季土壤解冻后是园林最佳的整改时期,可以尽快开展各类苗木的移栽工作,对绿篱、色带等部位缺失的灌木抓紧时间补栽,对缺失的树木、需要增加的乔木也要趁这个季节全部完成补栽。
另外,在清明节气(每年公历的4月6日前后)后,可以进行一年生草花(如一串红、万寿菊、波斯菊等)的播种工作。
(四)清园及病虫害预防工作
进入惊蛰节气(每年公历的3月6日前后)后,各种虫卵开始批次孵化,各种越冬存活的害虫开始危害花草树木,各种致病病菌也开始繁殖开始危害花草树木。业界对病虫害的防治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早春是预防病虫害的最佳时间,具体可以按如下方法进行:一是要认真清理园林中的各类枯枝落叶及各类枯草(笔者不主张将色带、色块等连片密植的小灌木丛中的落叶进行清理,这有助于土壤的改良与水资源的节约)并将其运出园林,因为这其中有较多的虫卵和病菌。二是要为园林中的所有花草树木喷洒一次石硫合剂或其他清园药剂。其中石硫合剂有杀虫、杀螨、杀菌的三重效果,是非常好的清园药物,其残留的钙、硫化合物也会补充植物的生理需要。
另外,这个季节要高度关注黄杨卷叶螟和蚜虫的危害。
(五)月季、四季玫瑰花坛及整个园林的早锄工作
当月季、四季玫瑰被修剪后,其高度会大大降低,再加上此时月季、玫瑰尚未发芽展叶,而花坛中的杂草已经开始发芽,这个时候即为月季、玫瑰花坛的最佳除草时节。可用锄头对花坛中的杂草进行认真彻底的清理,尤其对一些宿根的多年生杂草更要做到“斩草除根”。这次工作完成后会大大降低后期除草的强度和难度,一定要抓住时机。在锄草的同时还可以撒入一些有机复合肥,做到松土、锄草、施肥一举三得。园林中其他部位的杂草也要利用这个时节趁早、趁小及时清理。
(六)繁扩多年生宿根花卉
园林中的多年生宿根花卉品种非常丰富,北方地区常见鸢尾、马莲、萱草、玉簪、荷兰菊等,在定植地长上3-5年后,因为自身的分蘖会使植株越来越密,出现根茎外露、营养不足、开花变小等问题。解决之道就是在春季这些宿根花卉刚刚发芽时,将其整个挖出来进行分株并重新定植。这样做一可以解决宿根花卉过密的问题,提高花卉生长质量和美化效果;二可以扩大宿根花卉的面积,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
■ 夏季开花较多的花木更要做到每月追肥一次
夏季(5月-8月)
这段时间是北方地区气温最高的时候,有时会遇到持续高温或持续干旱天气或突发的强对流天气。这段时间里园林绿化工作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草坪建植工作
虽然说清明前后就可以进行草坪播种工作,但这段时间气温起伏较大,播种的草籽发芽较慢,如果遇到持续低温再加上土壤湿度较大,这部分草籽会失去生命力,影响草坪的质量。而如果在5-6月份播种草坪,只要喷水工作能够保证,在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里30天足可以建成高质量的草坪。
(二)夏季修剪工作
进入夏季后各类花草树木都进入盛长期,草坪、各类灌木都生长得特别快,所以这段时间里的修剪(也称为夏季修剪)工作占比非常大。草坪每月至少修剪两次甚至三次,防止倒伏和抽穗。高温天气时草坪修剪完成后要及时给草坪浇水,减少因浇水不及时而导致草叶剪口变干的几率。各类灌木栽成的绿篱、色带、色块等新梢达到15厘米左右时就应该进行修剪,防止造型发生明显的负面变化。每次修剪时要将所发的新梢保留2-3厘米,万不可每次都将所发新梢全部修剪完,要确保在生长季节这些灌木要不断地长大长高,防止发生因过度修剪造成叶面积急剧减小,导致灌木营养缺乏和长势削弱。同时,这段时间里要及时剪除冬季修剪过的树木上又新生长出来的未来没有生长空间的枝条,最好在刚萌芽时就抹除,以节约养分、改善通透并减少冬季修剪的工作量。
(三)病虫害防治
这段时间是园林中各类病虫害的高发期,尤其要关注红蜘蛛、蚧壳虫、蚜虫等五小害虫和锈病、黑斑病、白粉病、枯萎病等的危害。红蜘蛛的“食谱”很广,几乎危害所有常见的园林植物,针叶的、阔叶的、绿叶的、彩叶的植物都会受到危害,因为其个体很小、危害过程不甚明显,往往不容易发现。其在高温干燥的天气会快速、大量的发生,严重危害园林植物的生长,使受害植物叶片失绿显得灰蒙蒙、土苍苍,大大降低其观赏性,同时破坏叶片的光合作用,引起花木生长不良。
另外,这几年北方地区园林中国槐木虱、臭椿斑衣蜡蝉、雪松长足大蚜、栾树蚜虫等害虫的危害较为猖獗,其本身会大量吸食树木叶片中的营养成分或蚕食叶片,其排泄物也会造成树木本身及其下的硬化地面和其他设施的严重污染。养护人员要对此高度关注,多观察,勤检查,一旦发现要及早控制,避免发生大面积的危害。同时,也要高度关注草坪白粉病、锈病及月季各类病害的防治工作,至少每月要做一到二次预防性的喷药工作。
(四)水肥管理
这个时间段里花草树木生长量很大,所以要适度加大追肥的频次,尤其月季、一串红、矮牵牛之类开花较多的花木更要做到每月追肥一次,并要追施氮磷钾复合肥和有机肥,减少对单一氮肥的使用量。
在北方,这个时间段也极易发生干旱,因此要加强对花草树木的浇灌工作,注意观察花草树木的“需水临界期”,避免发生旱死的情况。
秋季(9月-10月)
这段时间里北方地区气温逐渐降低,花草树木的长势会逐渐减弱,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继续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尤其要重视草坪病害的预防工作
进入秋季后昼夜温差变大,同时空气中的湿度也变大,在这种气候条件下草坪中的各类病害会快速而大面积地发生,因此要勤观察,提前预防并注意浇水的方法。浇水工作尽量安排在上午完成,因为下午浇水后因夜间温度较低,水分不易蒸发导致草坪叶片湿度增加,提供了病害发生的条件。同时要注意:秋季修剪草坪时要等到草叶上的露水散尽以后再进行修剪,减少病害传播的几率。
(二)改变水肥管理的策略,做好“秋练”
在这个时间段里,各类植物的长势开始逐渐变得缓慢,植物叶片生产的营养物质开始向根部输送,植物要做入冬前的营养贮存工作,这段时间要减少甚至停止对氮肥的施入,加大对磷钾肥的施入频次;同时减少灌水量,如果降水能够基本维持花木的生长,甚至可以停止浇灌,使树木的秋梢变得充实,使花木能够贮存足量的营养物质而有利于安全越冬。
(三)收集各类花木的种子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绝大多数植物的种子开始批次成熟。园林工作者要做好所需籽种的采收工作,如翠菊、牡丹、蜀葵、丝棉木等花木的种子,以备当年秋季或来年春季播种之用。
■ 充分利用冬季对各类乔灌木进行细致的修剪
冬季(11月-次年1月,即初冬至来年开春)
这个时间段草本植物逐渐枯黄、乔灌木开始大量落叶,植物要逐渐进入休眠状态。主要工作有以下六点:
(一)秋季播种
如果在秋季采集了牡丹、丝棉木、茶条槭、海棠、山杏、山桃、五角枫等花木的种子并准备繁殖的,一定要在冬灌前将种子播入土壤中。因为以上籽种都有一个打破休眠的过程,只有在土壤中经过一个冬季埋藏才能完全打破种子的休眠,来年才能正常生根发芽(北方地区绝大多数乔灌木上结的种子都有休眠期,必须要在秋季播种或在地窖中沙贮一个冬季后再在来年春季播种才能正常发芽)。
(二)秋季移栽
深秋季节到土壤封冻期间是一年中落叶乔灌木的第二个移栽“黄金期”,此时落叶乔灌木的叶片已经基本落完,树木进入休眠期。有句行话:“栽树无时,勿使树知。”意思是说移栽树木要在树木的休眠期进行,此时栽树容易成活。可以利用这个有利的时机干一些园林施工或乔灌木的移栽补栽工作。
在北方冬季寒冷地区,常青树木不适宜在秋季移栽,因为此类树木冬季不落叶,移栽以后树木的根系减少,加之地温下降,短时间内无法生长出大量的新毛细根,根系吸收量不足,会导致树冠缺水;再加上冬季干寒风的风干作用,叶片又会损失水分,所以不利成活。
(三)搭建越冬防护棚
对于必须要做越冬防护的花木,要充分利用11月份,在土壤封冻前做好棚架的搭建工作,以预防上冻后增加施工的难度和作业强度。防护棚的骨架一定要结实,要有一定数量的立柱,宽度不宜大于5米,宽度越大高度越高,立柱随之也越多;高度至少是宽度的一半,以防冬季防护棚被大雪压塌。防护冬青球等阔叶常青植物时棚膜一定要离开叶片至少20厘米,绝对不能让塑料棚膜直接贴到叶片上,以防冬季的日照对冬青叶片造成伤害。
(四)冬灌
一般要在小雪节气(即每年的11月22日)前后土壤封冻前完成。冬灌工作是确保花草树木安全越冬的必要保证,必须高度重视。业界有“冬灌要迟”的提法,即冬灌尽量要延后,延后到当地的土壤晚上上冻白天消融的时候完成为最佳。冬灌一定要足量,草坪要保证至少下渗20-30厘米,灌木要保证下渗超过50厘米,乔木下渗要达到100厘米左右。冬灌结束后及时排空供水管网中的积水,以防相关设施被冻裂。
(五)冬季修剪工作
当越冬防护、冬灌等工作全面完成后,就可以进入冬季修剪工作模式。要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对各类乔灌木进行细致的修剪。对核桃、五角枫等春季伤口易发生伤流的树种,一定要安排在冬季修剪的最前面进行,绝对不能拖延到开春后。对于夏季不断放大增高的绿篱、色带、色块等密植小灌木及月季、四季玫瑰、桃树要压到冬季修剪的最后再进行,最迟要在此类植物发芽前全面完成。并且修剪时要依据现场情况适度降低小灌木的高度,降到一个既便于绿化员进行修剪作业又有利于美观的高度即可。这个降低高度的工作每年都要做一次,防止小灌木长得过高,影响美观和绿化作业。
(六)冬季管理
尽管冬季草木均进入休眠期,但除了冬季修剪外还有些管理工作也不能忽视,要注意以下五点:
(1)冬季清理路面积雪时严禁将积雪抛入各类灌木丛内,那样会砸折被冻硬的灌木枝稍,雪融化后灌木丛中出现凹陷,并且春季很长时间不能恢复,不利美观。
(2)抛入灌木丛的积雪会造成局部土壤湿度过高,又加之地温很低,出现“低温高湿”的结果,从而造成灌木根系腐烂和黄杨树干皮层剥离,会引起金叶女贞和瓜子黄杨的死亡。
(3)混入融雪剂的积雪严禁倒入任何绿化带中,否则会造成土壤盐含量超标,引起草木死亡,改造成本很高。
(4)及时修补受到损坏的防护棚。
(5)定期清理园林中的各种垃圾
只要在全年的养护工作中,坚决按自然规律办事,坚持“因时制宜”,自觉做到“因季而作、不违农时”,干好每个季节必须要做的养护工作,再加上科学而切实的管理、专业而精细的操作、持续而长久的追求,就一定能够做好园林绿化工作,也就一定能够实现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 图 / Gardening Know How Condé Nast Traveler oversixty
作者单位:兰州天正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原载于《现代物业》下旬刊2023年7期/总第604期
声明:
本文为《现代物业》杂志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微信号后台管理员或xdwy200175@126.com,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现代物业》杂志征订中,点击小程序订阅!
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
申请免费使用